储罐涂层防腐施工涉及易燃易爆、有毒有害物质及高空作业等风险,除锈和涂料涂层等防腐施工需要严格遵守操作流程,非专业公司和人员不能进行储罐防腐,否则很容易引发安全事故。尤其是储罐内壁防腐更应该注意,因为罐体内部可能有部分残留油气,特别是有些油气的爆炸极限不高时很容易引发安全事故,储罐内涂层防腐我们要注意安全环保措施有以下这些:
一、安全注意事项
1. 密闭空间作业安全
强制通风:储罐内部施工时,需要强制通风(如防爆风机)确保空气流通,防止溶剂蒸气积聚达到爆炸极限。作业前持续通风≥30分钟,作业中需要保持通风,使用防爆风机。 进入储罐前检测氧气浓度(≥19.5%)和可燃气体浓度(<10%LEL),合格后方可进入。施工过程需要连续监测 氧气(19.5%~23.5%)、可燃气体(<10%LEL)、有毒气体(苯类<1ppm)。 通风口远离火源,并设置警示标识。
人员监护:实行 “双人制”(罐内1人作业,罐外1人监护),配备救生绳、防坠器,使用防爆对讲机保持内外实时联络。罐内照明使用36V以下安全电压,灯具需防爆。
2. 防爆防火管理
使用Ex II CT4级防爆灯具、工具,禁止携带手机、打火机等非防爆物品。 电气线路全部采用防爆套管密封,现场配备干粉灭火器(每50㎡至少1个)、消防沙箱、灭火毯等。 施工区域严禁吸烟、明火或电焊作业,动火前需办理审批手续并清理可燃物。
3. 人员防护
施工人员进行储罐内涂层防腐施工时需佩戴防毒面具(如全面罩或半面罩+有机蒸气滤盒)、防护服、耐化学腐蚀手套(丁腈/氟橡胶)、护目镜、安全帽等,高VOC环境使用供气式长管呼吸器(SAR),禁止使用普通滤毒罐。高空作业时系安全带,穿防滑鞋,设置安全网。
涂料、稀释剂等易燃液体需存放在阴凉通风的专用仓库,远离火源和热源。避免皮肤直接接触涂料,施工后及时清洗暴露部位。定期检测施工区域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(如苯、甲苯、二甲苯),确保低于职业接触限值。
4. 设备与操作安全
定期检查喷枪、气管、压力表等喷涂设备,避免泄漏或堵塞。喷涂时保持手部干燥,防止触电或设备故障。
二、环保注意事项
1. VOC排放控制
优先选用水性涂料、高固含涂料等低VOCs含量涂料,减少溶剂使用量,从源头降低VOC。 采用无气高压喷涂(传递效率≥65%),减少漆雾飞散,提高涂料利用率。 密闭区域安装VOC收集装置(活性炭吸附/RTO焚烧)。 使用溶剂回收机对稀释剂进行蒸馏提纯,实现循环利用。
2. 危废规范处置
废溶剂桶、沾染涂料的废弃物(抹布、砂纸)按危废代码HW12/13分类存放, 禁止露天堆放或混入生活垃圾,交由专业机构处理。剩余涂料和稀释剂密封保存,避免挥发污染环境。含重金属或有毒物质的废涂料、废溶剂需按危险废物管理,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处理,严禁随意倾倒或焚烧废弃物。
3. 防止土壤与水体污染
施工区域地面铺设防渗膜,防止涂料或溶剂泄漏污染土壤,设置围堰或收集池,对泄漏液体进行回收处理。
清洗工具和设备的废水需经沉淀、过滤、中和等处理后排放,严禁直接排入雨水管网,含重金属的废水需委托专业单位处理。
三、应急管理
需要有火灾、中毒、泄漏等事故应急预案,配备应急冲洗设备(如洗眼器、喷淋装置)、急救箱、吸附材料等。
溶剂泄漏:立即用吸附棉覆盖,转移至危废暂存区;人员中毒昏迷:需要关闭污染源→通风→佩戴呼吸器拖离→人工呼吸→送医;火灾: 启动CO₂灭火系统→疏散人员→报火警119;OC超标报警: 紧急撤离→排查泄漏点→加强通风。
通过严格落实上述安全环保措施,可有效降低储罐涂层防腐施工的风险,保护施工人员健康和环境安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