换热器管束防腐有诸多要求和需要遵循的一系列标准规范,具体的防腐措施和要求因设备类型、工作介质、使用环境等因素而有所不同,但遵循这些要求和规范标准可以有效提升换热器管束的防腐性能,延长其使用寿命,并确保换热效率,具体要求和标准如下。
一、防腐要求
材质选择:优先采用耐腐蚀的不锈钢、镍合金、钛合金等高强度耐蚀材料作为管束材料,从根源上提升抗腐蚀能力,能够抵御强腐蚀、高温等恶劣工况的侵蚀。防腐涂料需与基材(如碳钢、不锈钢)兼容,避免因热膨胀系数差异导致涂层脱落。
施工环境:防腐施工温度应在 15℃至 35℃,相对湿度低于 85%,施工场地要无尘且通风状况佳,避免灰尘、油污污染涂层,确保涂层能良好成型固化。
工件状况:管束表面不应有裂纹、焊疤、毛刺等瑕疵,确保表面平整,避免应力集中点,管道连接要符合规范,以便防腐层均匀附着与可靠防护。
表面处理:必须对管束表面进行全面除锈、除油操作,达到无可见油脂、氧化皮、铁锈状态,表面清洁度应契合标准 Sa2.5 级或DIN-5928Be 级标准,呈现均匀金属光泽,为涂层牢固附着提供坚实基础。
涂装方式:可选用喷涂、淋涂、浸涂、灌涂等多种工艺,不管采用哪种形式,都要保证防腐涂层涂抹均匀、厚度一致、无气泡和裂纹。
涂层构成与固化:涂层一般包含底漆与面漆,正常情况下,底漆需涂两遍,面漆也要涂两遍,总膜厚控制在 150±30μm,并且需高温固化,让涂层与管束表面形成紧密稳固的结合。
涂层质量:完工后的涂层要表面光滑,不能有气泡、异物夹杂、流坠等缺陷,并且要符合相关耐蚀时长、附着力等防腐性能要求。
运输与安装:在运输和安装过程中,要避免涂层遭到碰撞刮擦,要是涂层有机械性损伤,必须马上予以修复。
二、相关标准规范
GB/T 151-2014《热交换器》 :这是关于换热器的综合性国家标准,它对换热器整体的设计、制造、检验、验收等环节进行规范,其中涵盖管束防腐方面的基础要求和准则 。
GB/T 23447-2009《工业设备及管道防腐蚀工程施工规范》 :规定了工业设备和管道防腐工程施工的通用流程、操作要点和质量把控要点,换热器管束防腐施工可参照执行。
SH/T 3022-2015《石油化工设备和管道涂料防腐蚀技术规范》 :专门针对石油化工领域设备与管道,对涂料防腐的材料选型、表面处理、施工工艺、涂层检验等进行详细规定,石化行业换热器管束涂料防腐工作依此开展。
SH/T 3540-2018《钢制冷换设备管束防腐涂层及涂装技术规范》:这是石油化工行业规范,针对钢制管壳式换热器与空冷器管束,明确管束内、外表面防腐涂层选取、涂装作业以及验收的具体细则,适用于管壳程工作温度不超 300℃的工况。
GB/T 19250-2013:定义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与除锈标准,为表面处理提供量化依据。
HGT 20584-2011:针对石油化工行业换热器,细化布局、安装及防腐要求,强调与工艺介质的兼容性。